欢迎来到南京夜场KTV招聘信息!
南京
切换城市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南京夜场KTV招聘信息 > 南京热点资讯 > 南京行业资讯 >  周培源—桃李满园的宗师巨匠

周培源—桃李满园的宗师巨匠

发表时间:2022-12-03 21:27:57  来源:  浏览:次   【】【】【
  周培源出生于清末书香之家,毕业于中国清华大学,留学于美国,年仅 27岁便成为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他多次利用休假的机会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周培源不为美国优厚的待遇条件所动,坚持 保留中国国籍,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落叶归根  1902年,周培源出生于晚清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周文伯是晚清的秀才, 母亲冯琪的家族也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周文伯育有一子三女,周培源是 周家四个孩

  周培源出生于清末书香之家,毕业于中国清华大学,留学于美国,年仅 27岁便成为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他多次利用休假的机会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周培源不为美国优厚的待遇条件所动,坚持 保留中国国籍,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落叶归根  1902年,周培源出生于晚清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周文伯是晚清的秀才, 母亲冯琪的家族也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周文伯育有一子三女,周培源是 周家四个孩子中的老二。受父母的影响,周培源自小热爱学习,聪明伶俐。  1919年,周培源进入北京清华大学学习。在校期间,周培源对数学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研究,他发表了数学论文《三等分角法二则》,这篇 论文得到了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郑之蕃的好评和赞许。1924年,周培 源从清华毕业,因为学习成绩出众,周培源被北京大学派往美国留学,进人 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两年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次年进入美国加 利福尼亚大学攻读研究生。他的老师是美国教授德曼和E.T.贝尔。就是在这 个时候,周培源开始接触并研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周培源对物理研究越来越痴迷,1928年,他在瑞士从事量子力学的研 究,回国后被聘为中国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32年,周培源同妻子王蒂澄 结婚。  抗战爆发的前夕,周培源利用休假的时间再一次赶赴美国’在美国普林 斯顿从事物理理论的研究’并参加了爱因斯坦领导的栢对论讨论班。当时的 欧洲已经是战火密布,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美国为了研制武器,正在大 肆拉拢科研人员。因此,周培源夫妇刚一进入美国境内,美国移民局就给他 全家颁发了永久居留权,希望他能够为美国科研行业服务。不过周培源拒绝 了美国的好意。1937年,休假期满的周培源回到中国,正赶上日本侵略军发 动的卢沟桥事变。这场侵略中国的战争拉开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当时,中国军队对日本的挑衅一再避让,一直处在挨打的状态,所以不到 一个月,平津就沦陷了。周培源受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嘱托,将学校南迁到 内地。随着国民党军的节节败退,周培源决定要靠科学研究,挽救民族危亡。  抛弃荣华富贵  1943年,周培源再一次利用休假期间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从事 研究湍急流理论,随后参与美国国防委员会,该会是关于战时科研与鱼雷高空投人水中的战事科学研究。  员被美国海军拉拢,美军提出优厚的待遇条件,前提是要求外籍科研人员必 须加人美国国籍,周培源也在拉拢行列但周培源明确提出三个要求:第一, 坚决不会加人美国国籍,不作美国国民;第二,在试验站,他只做临时性的职 务,绝不长久停留;第三,次年他将离开美国,然后代表中国学术团参加欧洲 国际学术会议,美方不能刁难。美国认真考虑后,答应了周培源的三个条件。  周培源在试验站工作了一年后,于1946年7月,前往欧洲参加牛顿诞 生300周年的纪念会和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以及参加在法国召开的第六 届国际应用力学大会。这一行,周培源被选举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 理事。三个月后,周培源回到美国。次年二月,他偕妻子和三个女儿回到了还 在内战的中国。  当时,周培源在美国海军试验站的年薪高达六千美元,相当于当时国民 政府的两万四千多块大洋。他在清华大学的年薪只有300美元,两者相比 较,差距了几十倍。而且美国各方面发达,国家环境好,学术氛围也是一流, 这些对周培源的理论物理学研究更有利处。但这些都没能改变周培源教授 回国的决心。  周培源回国前夕,中国正陷于内战,国民党的统治腐朽透顶,让百姓们 伤透了心,人们时刻都希望共产党取代国民党。周培源的外国朋友得知好友 有回国的心思,他们都劝周培源不要回去。但周培源私下里了解过中国共产 党,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党纲很支持,对共产党的清廉和抗战中的声誉也 有所了解。因此,周培源下定决心,还是要回到祖国的怀抱,要将自己学到的 科学知识投人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  为人民服务  1947年4月,周培源回到了北平(北京)清华大学,他在战火中继续任 教。新中国建立后,周培源曾先后历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世界科协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此 外还是第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第三、四届政协常委, 第五、六、七届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周培源作为教育家、物理理论学家、社会活动家的同时,他还不忘祖国 的工程发展。50年代,国家考虑到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周培源对此 极为重视,他曾经两次到武汉参加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会议,并在大会后和 员工们一同到三斗坪考察大坝的选址。  1987年后,周培源对三峡工程的进展仍然十分关心。那时候,周培源年 事已高,身体多病,但他还是多次去三峡工程现场考察。周培源谈到三峡工 程的时候,脸上溢满了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他一再强调,三峡工程是中 国千百年来的大计,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得松懈。  1988年春节,大家去周培源家中给他拜年,八旬高龄的老人仍然不忘 三峡大坝工程的建设,他提出了很多意见和看法。很多人都被这位老人关心 国计民生的精神所感动^在不忘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周培源对于国民 教育问题也十分关注。  1989年,周培源和妻子王蒂澄将他们珍藏的很多古代书画,无条件的 捐献给了无锡市博物馆,无锡市政府为此奖励了他们夫妇一大笔奖金,但周 培源却将这笔奖金大部分捐赠给了他们所在的工作单位——北京大学和清 华大学附属小学,作为科学基金和奖学金。  次年,他们又将这笔奖金中的1万元捐赠给了中国振华基金会,以资助 社会科技、教育发展行业。他们夫妇对此解释为这些字画文物和奖金,是 来自于人民手中,也应该回到人民手中。”除了捐款捐物外,周培源从事教育 长达六十余年,在这一个甲子的时间中,他为中国培养了几代物理学家,包 括著名科学家王竹溪、彭桓武、林家翘、胡甯等在内,都是周培源老先生的早 期学生。  他治学态度严谨,教学要求较高。当时的理论力学比较枯燥,而且人门 难度高,同学们私下议论:“什么是理论力学?就是努力要听懂,做题又不会 的学科。”周培源是过来人,自然知道学生们的心思,他要求他的学生上课要 认真听讲,对任何学生犯错都不姑息。  有一次,在上课期间,发现两个学生在自己的课上交头接耳,不认真听 课,尽管那两个学生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但周培源也没有因此“纵容”他们 两个。在下课后,所有的同学都离开了,他单独将两个说话的学生留下,并狠 狠地教训了一通。这件事情在校园中传出去后,课堂纪律为之肃然。周培源 对课外抓的也比较严格,他让同学们多看书多做题,而且要自己做,并且幽 默地比喻说道:“题目要自己做,自己做的题目才是自己俘获的猎物,不要像 清朝皇帝南苑狩猎一样,先在院内养好了鹿,再让太监们将鹿驱赶到自己面 前,自己来射。”  在长期的教育和科学研究之中,周培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书育人的 风格和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他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理论基础,同时关怀和支 持新技术的研究发展,推动和组织领导我国学术界和国外的交流。他的学 识、见解、为人处世的独特人格魅力,被广大学生所爱戴,被人们称为“桃李 满园的一代宗师。”  模范夫妻  1930年,周培源到朋友家做客时,无意中见到一女子照片,那女子容貌 清丽,青春活泼,顿时让周培源眼前一亮,在心中留下一抹记忆。一开始,周 培源误以为那女子是朋友的妻子刘孝锦。出于“朋友妻不可欺”的礼训,周培 源大为伤心。然而,在见到刘孝锦本人后,周培源观察到照片上的女子并不 是朋友的妻子,心中暗暗高兴。  照片中的女子名为王蒂澄,是朋友妻子刘孝锦的同学,北平女子师范大 学的学生,东北吉林扶余县人,父亲靠手工作坊维持家中生计。王蒂澄天生 丽质’美丽动人,也难怪周培源对她一见钟情。  看出周培源心思的夫妇俩,心中也代为高兴’便有意撮合两人的婚事, 便悄悄将王蒂澄约到家中,让两人认识。两人相识后,相互被对方吸弓I,很快 坠人爱河。两年后在赴美留学的学生会议上结婚,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 琦为他们夫妇主婚。婚后,两个人数十年如一日,恩爱一生,让人羡慕。  当时,王蒂澄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教书,周培源在清华任教,两人时常 出双人对,出现在学校中。王蒂澄容貌秀丽,周培源风度翩翩,每次他们夫妇 出现,羡煞了很多青年学子。数十年后,周培源的学生曹禺还对周培源的四 女儿周如苹说:“当年,你妈妈可真是个美女,你爸爸风度翩翩,潇洒绝伦,那 个时候,只要你爸爸妈妈一出门,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就跟着看很远。”  当然,婚后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周培源两个女儿出生后,生活 的艰辛让这对恩爱夫妻尝遍了辛酸。当时王蒂澄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医疗条 件差,没有药物可以根治肺病,整个家庭背负了沉重的负担。为此,周培源将 妻子送到了香山眼镜湖边的疗养院治疗。在这当中,周培源负起了照顾女儿 的重任,又当爹又当妈的。到了周末,便骑上自行车,跑到香山眼镜湖医院看 望病榻上的爱妻。从北京清华园到香山眼镜湖,大约有五十多里的路途,而 且道途坎坷,一路上的颠颠簸簸’苦不堪言。在女儿们看来,父母两人之间,性 格截然不同,然而却能数十年如一日。在母亲瘫痪之前,他们一家每年都会出 门踏青、游玩’父亲与母亲相互搀扶,形影不离,夫妻情分让人眼红妒忌。  周培源老先生在50岁那会就已经双耳失聪了,他总感觉别人会听不清 他说的话,说话时总是“大声嚷嚷”。于是,周家上下每天都会听到周老先生 的“肉麻情话”。每天早上,周培源在晨练之后,回到老伴房中,热情的问安: “今个感觉如何?腰病又犯了没?有没有腰疼……我爱你,六十年了,我只爱 你一个……”不知道是感觉难为情,还是觉得老伴没有浪漫的气息,王蒂澄 总是说他烦。  1993年11月24日,周培源老人一如往常的晨练,之后到老伴屋里说 了几句话,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最后一躺下就没有再起来。王蒂澄从学生 口中知道周培源去世的消息后,还以为是谁在开玩笑,没有当真。当得知老 伴真的离开了自己后,老人表现的依旧十分平静,她说道:“不讲信用,说好 了先送我离开,现在走了,连个招呼也不打’再见也没说一声……”随后,她 打电话通知国外读书的女儿回来,告诉她们不要穿西装,要穿中国人的中山 装。当晚,王蒂澄女士还要女儿帮她写一封信,揣在老伴心口,信中写道:“培 源:你是我最亲爱的人,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  周培源老先生走了,享年91岁,但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却让他永远 活在人们心中,不论到何时,他都是人民心中永远的宗师巨匠和表率楷模。

责任编辑:互联网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